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一)陕北公学(1937-1939)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团书记。陕北公学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一所革命的大学。
1937年11月1日,陕北公学正式举行开学典礼。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是“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方法与民族自卫战争的最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学制分为两种,一是普通队(即学员队),一是高级队,要求有所不同。教育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抗战的基本理论;二是抗战的政策和方法;三是指挥民众进行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四是对目前时局的认识等。在办学过程中,陕北公学形成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毛泽东同志非常关心学校办学工作,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毛泽东曾先后10次到陕北公学发表演讲,6次为陕北公学题词,他曾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1938年4月底,中共中央书记处和组织部决定必须突破地理与条件的限制择地,坚持发展陕北公学,并决定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新正县(现旬邑县)湫坡头镇看花宫等村增设陕北公学分校。7月7日,在抗战一周年纪念日之际,陕公分校正式举行开学仪式。分校的教学方针、教学制度、教学组织、课程设置等均沿袭总校。1939年1月,陕公总校从延安迁入栒邑看花宫与分校合并,仍然由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书记,共有学员600多人,主要任务是办大学部(高级队),培养行政、民运及文化方面的高级干部。
党中央1939年6月决定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后办学。
陕北公学在办学两年内,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加上1939年冬天复办的陕北公学在两年内培养的3000多名干部,共培养了10000多名干部。他们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在群众运动的激流中锻炼成长。这是陕北公学教育的伟大成果,是陕北公学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不朽贡献。
陕北公学时期(1937-1939)
(二)华北联合大学时期(1939-1948)
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书记,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办起的第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一年后,学校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将各部改为学院,设有社会科学院,下设法政系、财经系;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文艺学院,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工学院,下设机械系、采矿系。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了本科和预科。后成立法政学院、群众工作部、中学部。这时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 3000 多人,是华北联合大学鼎盛时期。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晋察冀边区最困难的年代,敌人的“扫荡”、封锁使根据地缩小,边区粮荒严重,生源减少。华北联合大学经过两次缩编,只保留了教育学院,改由边区行政委员会领导。在此期间,许多干部、学员在对敌斗争中牺牲。1944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对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教育方针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即以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文化为主,贯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培养干部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技能。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2月10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任命成仿吾为党委书记,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政治班;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国文系、史地系;法政学院,下设政法系、财经系;文艺学院,下设文学系、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新闻系、舞蹈组;外语学院,下设英语系、俄语系;复建了文工团。全校共约1100人,其中教工约400人,学员约700人。
抗日战争期间,华北联合大学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办学6年,培养干部逾万。其中政治、经济、行政干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干部3000多人,文艺干部1000多人,政治理论、文学艺术、教育、政法、财经等方面的教师和理论人才数百人,短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
1947年1月,华北联合大学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学校的教育方针是政治思想教育先行,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教学必须同实际密切结合。并规定:在解放战争的情况下,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办短期训练班为主,兼顾将来,积极建设学校,为向新型正规大学过渡作准备。
华北联合大学的办学道路是延安红色高等教育道路的坚持和发展,有力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建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新型高等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北联合大学时期(1939-1948)
(三)北方大学时期(1945—1948)
1945年11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一度出现和平建设的曙光,解放区各项建设事业急待开展。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戎子和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向边区政府委员会提出在本边区创办高等学校、培养急需的建设人才的意见。经边委会讨论,决定创办新华大学,后定名为北方大学。经中共中央推荐,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任命范文澜为北方大学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还陆续从延安选派干部到北方大学工作,包括艾思奇、陈唯实、乐天宇、徐纬英、陈荒煤等。晋冀鲁豫边区党政机关亦先后将一些干部调入北方大学。
北方大学办学宗旨是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事建国工作的各项专门人才,办学方针是重点建设培养解放区发展经济生产所需人才。以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耐劳朴素、活泼愉快为校风,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并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1946年6月,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建国及主张建立联合政府的努力被破坏,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落空。为了备战,1946年10月北方大学由河北邢台迁往山西长治。1948年5月,除农学院外迁回邢台。
从1945年11月到1948年7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北方大学先后开办行政、财经、文教、工学、医学、农学、艺术七个学院和历史、财经两个研究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各专业干部。
北方大学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的革命教育传统,为边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晋冀鲁豫边区建设史上留存历史的足迹,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新型高等教育事业的继续和发展,在党办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北方大学时期(1945—1948)
(四)华北大学时期(1948-1949)
1948年5月,为迎接全国解放,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与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1948年8月24日,华北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华北大学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华北大学的校训是“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华北大学以培养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干部为办学宗旨,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为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解放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华北大学把办学重点放在一部,招收学员15000余人,并在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学员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至此,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为全国解放培训干部的历史性任务。
华北大学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1948年到1949年期间,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一些下属单位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二部外语系离开学校,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创立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前身)、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京剧研究院等。
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从1948年8月到1949年底,华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干部2万余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华北大学时期(1948-1949)
(五)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初期(1949-197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指出:“新国家的伟大建设工作已经开端。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接受苏联先进的建设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教育方针应是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
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11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锡奎任党组书记。
1950年10月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刘少奇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中国第一个办起来的新式的大学,在中国历史上以前所没有过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立其他的大学。” 随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前进,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初期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年到1952年的初创阶段。在专业设置上,中国人民大学初时,建立了“八大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外交系。这8个系是与国家发展,尤其是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秉持“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除认真组织好教学外,还积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教学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组建教研室、培养师资、进行科学研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体人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到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修科、预科、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主义夜大学、函授专修班和附设工农速成中学,3年内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318人。
第二阶段是1953年至1965年曲折前进的时期。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办学任务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开辟了一条培养新型工农知识分子的道路。到1956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1957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的系科设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65年底,全校共有1个学院 、12个系、3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设有19个专业。从建校到1965年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共接收过2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留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5870名,取得科研成果2397项。
第三阶段是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0年“停办”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中国人民大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各级党政组织陷于瘫痪,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底,学校先后有1583名教工、480名家属,分八个批次下放到江西省余江县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初期(1949-1970)
(六)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人民大学(1978-2012)
“文革”结束后,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下,停办长达八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新生。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明确提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1978年7月7日,国务院国发〔1978〕129号文件批准教育部《关于恢复中国人民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对于加强马列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政治课师资的培养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各有关方面对恢复和办好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
1978年7月26日下午,学校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会师大会。
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之初,恢复和新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法律、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中国历史、档案、计划统计、财政、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农业经济、经济信息管理15个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苏联东欧、外国经济管理、清史、人口理论、语言文字6个研究所,外语、俄文、体育、电化教育4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出版社、图书卡片资料社、青锋机械厂、附属中学等附属单位;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
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学校党委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以“实事求是”为校训。这一时期,人大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实事求是”的校训,在中国社会发展重大转折时期关键节点发挥着重要作用。1978年,校友胡福明起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1992年,校友陈锡添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再次预示着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
复校后的几届校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的梯队结构、雄厚的学术力量,学科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在1988年第一次全国重点学科评选中,全校共有14个专业入选;在2002年第二次全国重点学科评选中,全校共有25个专业入选。2007年,教育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大学8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至此,学校已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全国首位。
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被列为“211工程”建设高校,并获得重点支持。此后,学校在“985工程”一期建设(1999年-2003年)和二期建设(2004年-2008年)时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学科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200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举行首批金融学、财政学、汉语国际教育、法律等专业开学典礼。
从1978年至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从“文革”停办中恢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迅速成长,在新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前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人民大学(1978-2012)
(七)中国人民大学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处于新的时代坐标,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双一流”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等各项事业取得突出成绩,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进程上阔步前行,正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思政课教师回信,致以勉励。2022年4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学校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党亲手创办的大学的关怀厚爱,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守初心、始终让党放心的殷切期望,是学校光荣校史和奋斗历程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中国人民大学传承着陕北公学的基因血脉,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2013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章程》经教育部核准发布,2019年6月作出修订。《章程》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上,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贯彻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共1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科发展、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众多第一,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教育教学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在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下,设立融合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跨学科交叉平台,产出了一批高质量原创性成果,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经中央批准,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心(研究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共党史党建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祖国完全统一研究中心。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成为首批试点建设的国家高端智库,2019年在首次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成为唯一一家进入第一档次的高校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和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9年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形成本硕博循序渐进的思政课程群。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工作,持续打造“读懂中国”社会实践项目、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等思政品牌,打造了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平台,形成了“人大特色、人大风格”的思政育人体系。
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大步走进国际学术舞台的中央,先后发起成立“世界人文社科高校联盟”等联盟组织,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培养跨文化国际性人才。学校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国际儒学论坛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历来人才荟萃、名家云集。全国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宪法学泰斗许崇德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被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秉承“人民教育家”精神,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勇担使命、甘为人梯、引领学术和理论发展的中坚力量,涌现出多个黄大年式的教师团队,造就了大批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为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项目获得建设用地批复,新校区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大项目。校区占地面积约1670亩,规划框架为“一核、两轴、多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的现代化示范校园。
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在解放思想中探索新路,在锐意改革中开创新局,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新貌,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